一、专项概述
本专项立足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人才供给需求,强化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交叉融合,突出工程实践场景的实景实战,实现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工程技术能力的统一,为国家重点建设领域及行业输送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钻研真问题、塑造真规格、锤炼真功夫”的卓越工程师。
二、培养方式
本专项研究生采用“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相结合,分为“在校学习”和“专业实践”两个阶段。
本专项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本专项硕士研究生培养按照“1+2”方式进行,即第1学年为在校学习阶段,第2-3学年为专业实践阶段。在第1学年结束后赴联培单位完成专业实践。
三、招生计划
2026年本专项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40人,具体数量根据生源报考及复试录取情况调增减。
具体招生学位类别及学科方向如下:
序号 | 招生领域 | 所在学院(部) | 学科方向 |
1 | (0854)电子信息 | 航天学院 | 控制工程 |
集成电路工程 | |||
计算学部 | 计算机技术 | ||
软件工程 |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威海校区 | 计算机技术 | ||
2 | (0855)机械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3 | (0856)材料与化工 | 航天学院 | 航天学院复合材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工程(焊接) | ||
化工与化学学院 | 化学工程 | ||
深圳校区 | 材料工程(材料学) | ||
材料工程(焊接) | |||
4 | (0858)能源动力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电气工程 |
5 | (0859)土木水利 | 深圳校区 |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智慧城市 |
详情请查看学校研究生招生网通知:
2026年统考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https://yzb.hit.edu.cn/2025/0925/c8823a378830/page.htm
四、有关说明
1、本专项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住宿时间至夏季学期末。进入专业实践阶段后,学校不再保留住宿。
2、本专项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如有意向申请硕博连读,需同时获得联培单位、联培单位行业导师、学院及校内导师同意,且只能在原联培单位就读。如联培单位没有博士专项,则无法提供硕博连读就读机会。
3、本专项研究生的生活津贴(含助学金)、年终奖励金(含学业奖学金),除另有约定外,由联培单位负责承担,学校不再承担本专项研究生的基本奖助学金。由联培单位参考学校评定结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津贴和奖助学金的发放额度、发放形式进行确定。
4、“专业实践”是本专项研究生必须完成的入企培养环节。
5、其他未尽事宜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工学院负责解释。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常老师
联系电话:0451-86402619
邮箱:changdina@hit.edu.cn